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三亚:让“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发表时间:2025-03-17 来源:海南日报

一城文明风,满目气象新。

近年来,三亚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坚持精细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注重全民参与“内外兼修”,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培育城市的“精气神”;解决一系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文明新风吹开“幸?;ā?。

三亚俯瞰图

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三亚用文明创建重塑城市品格,将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让“诗与远方”的向往与“文明善治”的现实交相辉映。

精心“绣花” 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三亚坚决扛起城市建设政治责任——

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施“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建立“片长+网格长+12345热线”三级联动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反馈”闭环,推动创建工作纵深推进。

出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查工作制度》,建立“日动态、周简报、月通报”督导机制,开发“创文巩卫”APP,实现问题“掌上办结”,以制度创新推动治理效能持续升级。

文明城市创建,重在系统谋划,成于精细管理。

农贸市场,一头是关乎民生的“柴米油盐”,一头又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反映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自从市场搬迁后,周边不吵了,环境干净了,我们住着也舒服?!比鞘忻裢羲乘怠?/span>

汪顺所说的市场是荔枝沟活禽交易批发市场,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周围的居民不断增多,经营产生的噪音、异味污染给周边居民带来不少困扰。

了解此事后,三亚建立专班剖析问题根源,研究攻坚举措。经多部门综合研判,荔枝沟活禽交易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完成,还周边居民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

这是三亚不断规范农贸市场建设的生动缩影。三亚先后对全市33家大型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将各市场的排污排水、信息照明等系统,按照改造标准一一落实,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下足城市管理“绣花功夫”,三亚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三亚改造升级城区主次干道“三亚绿道”一期示范段全线贯通,建设了白鹭体育馆、鹿城大道等场馆道路,打通了部分城市交通路网。三亚市体育中心、崖州中心渔港等项目建成使用。各单位停车场均设立了无障碍停车位,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便利。机场车站、商超、医院、政务中心等窗口部门,均设立母婴室,为市民游客解决母婴出行喂养难题,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硬实力”。

数据见证治理之变:改造老旧小区91个、新增充电桩2.5万个、建成绿道8条;市容环境违法查处18.7万宗,交通违法行为整治235万起。在清华大学“城市健康指数2024”中,三亚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第二,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三亚绿道

全民参与 培育城市“精气神”

建设文明城,先育文明人。

“我已经是联盟的一份子了,在开车中会更加谨慎驾驶,文明礼让?!比ツ?月,三亚网约车驾驶员边桂英有了一个新身份,“爱Lu”斑马线守护者联盟成员,看着车上的贴纸,她告诉记者自己要做好榜样,传递文明。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的“筋骨”,市民的文明涵养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如何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亚选择从“爱Lu”斑马线创建着手,用文明实践铸魂。

2024年7月,三亚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牵头启动“爱Lu”斑马线文明交通品牌创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斑马线认领、斑马线提升改造等系列活动,多样活动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也感受城市环境改善。

“爱Lu”斑马线守护者联盟成员

这场文明实践活动,最直观地检验出了文明的“成色”——一群人、一条心、一呼百应,全民参与。

“约有350家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认领并开展‘爱Lu’斑马线守护活动?!?三亚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得到10余家省外媒体报道,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突破50万。

让价值导向更加突显。三亚通过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打造"道德红黑榜"等创新举措,涌现出"新时代好少年"马凯琳、"中国好人"刘桂英等一批群众认同、可亲可敬可学的道德榜样,如同一面面旗帜,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全市崇尚模范、争做先进的风气日益浓厚。

"新时代好少年"马凯琳及同学

让效果导向更加有力。在建成1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基础上,三亚创建文明实践示范点18个,示范广场4个;定期策划文明集市、设置“心愿箱”和“服务菜单”,打造“黎族竹木乐器”“身边榜样说”“蒲公英课堂”“随手拍 立即改”等工作品牌,让文明土壤越发肥沃、道德星空越发璀璨。

三亚市“文明实践集市”活动

让全域导向更加鲜明。三亚市、区组建了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达14.5万人,累计发布项目1.6万余个;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超2.7万场,深化全域全程全民创建,激发城市治理新活力。

一份份代表文明典范的光荣榜,一次次刻下三亚人的名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30人;中国好人10人、海南好人13人、三亚好人146人。累计推选全国文明单位20个、文明村6个、文明家庭2户,文明新风如星火燎原。

创建惠民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组建了‘智囊团’,有诉求都可以反映?!碧煅那Я宕迕窳制渫跛?,自从有了这些举措,大家互相礼让,村民关系更好了。

抱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吉龙介绍,村民和村委会共同商议村里的事项,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既擦亮乡村的“面子”,提升文明的“里子”。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三亚聚焦路不平、灯不明、水不畅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通过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一系列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以解决,城市的颜值、内涵实现了“双提升”。

“一老一小”服务网越织越密。三亚建成综合养老机构12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4家,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21个社区;建设完成安居房、公租房、人才房3.3万套,托起市民、青年人的安居梦。

城市温度在细节中流淌。220家暖“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休憩港湾;建设“公交驿站”15个,解决17条线路147名公交车驾驶员停车难、如厕难的问题;

建设城市公园绿地20个,建成绿道8条,让市民“转角遇见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设置机非混合分隔线、打造智能斑马线、运用视频巡查……城市交通“舒筋活血”,绘出流动的风景;

推动城区电线实现“入地”“上墙”,多条背街小巷不见恼人“蜘蛛网”,用“素颜”大胆亮出“天际线”。

让群众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还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三亚构建“三亚营商直通车”服务体系,拓展 “政企约见平台”服务深度和广度,上线“我要会商”功能;落实“全省通办”事项2134项,通办事项内容涵盖了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聚焦文明旅游创建,鹿城在全省率先建设了“三亚放心游”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保障商户突破25.3万家,实现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全覆盖,评为“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广泛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有7家企业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倡导游客文明出行,引导市民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文明旅游志愿服务

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生活因文明更美好,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正能量、汇集精气神。(记者 李梦楠 黄媛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