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海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以清单化手册制、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项目为重要抓手,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打破工作壁垒,体制机制“融”起来
一是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自2022年起,琼海市委宣传部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机制,聚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堵点,精心谋划领导干部调研内容,通过到基层开展常态化调研、走访、座谈、培训交流等方式,“一对一”破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难题,从“选题”“领题”到“破题”,有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动能。打造“体验官”工作模式,党员领导干部以村级干部身份进村入户,上门服务群众、履行职责,亲身体验各项工作的工作流程、办事效率,体验村级干部提供服务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由市委文明办牵头,定期组织村干部开展服务培训、业务解读等方式,“手把手”指导村干部提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力,并每两个月对全市12个镇进行一轮全覆盖、常态化检查考核,规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流程,通过排名通报的形式推动12个镇提升镇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不走样”。
二是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级服务清单,破解村级组织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琼海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基层治理体系,以“清单化手册制”改革为重要抓手,对倡导简办红白喜事、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创建和家庭创建工作等4项服务群众事项完善服务指南、办事流程以及服务回溯核查表,细化工作措施12条,明确村级开展服务的内容,负责具体指导的责任单位,做到服务内容详实、形式具体、监督可溯,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同时打破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凝聚工作合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有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二、聚焦“为小”服务,文明实践“活”起来
一是中心“打样”,打造文明实践育人“第二课堂”。为有效弥补乡村偏远地区素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琼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乡村少年儿童实际需求,启动“强国复兴有我”流动少年宫进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在全市5个全国文明村、13个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部分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开展音乐律动、美术欣赏、思维启迪、儿童阅读、儿童情商、人文地理、趣味英语、手工制作等公益课程60余场,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乡村,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在服务乡村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以此为“范本”,引导各基层所(站)深入整合资源,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文明实践项目。
二是所(站)践行,深挖内部资源丰富服务内容。万泉镇文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本村留守儿童多、课业辅导难、文化活动少等问题,依托乡村振兴工作队,打造“让学习充满爱”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课业辅导、阅读分享沙龙、“我们的节日”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形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在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塔洋镇联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关爱下一代”三条主线,将本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相结合,开发融合红色教育、农耕教育和体验生活美学的“田园野趣”系列活动,打造“五老”宣讲红色文化和农耕知识、孩子劳动体验、消费助农的新模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打造项目平台,精神文明建设“顺”起来
一是锚定创新“破题点”,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效能。琼海聚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首要任务,围绕服务新时代农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实际需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市式”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市级志愿服务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在开展理论宣讲的同时,针对群众实际需求,同步组织“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志愿服务和各类文体活动,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并依托平台的项目培育优势属性,针对基层“银发”群体需求,延伸孵化“悠悠药香中医助健康”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自启动平台运作以来,我市将平台作为市委新时代讲师团的实战练兵场,有效实现市、镇(区)、村(社区、居)三级宣讲队伍建设的工作衔接,以突出理论宣讲为主与志愿服务实践为辅相结合的形式,累计开展大集市活动123场,小课堂227场,实现琼海全域覆盖。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95期《简报》对琼??够阈驳牧己贸尚в枰酝ūā?/span>
二是发挥品牌项目吸引力,吸纳更多专业人才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有效促进乡村学校美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琼海于2021年培育孵化“二中小绵羊”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最初由嘉积二中“小绵羊”合唱团5名老师发起,利用每周一堂课后辅导时间,为阳江镇、潭门镇的三所乡村小学提供音乐、美术、律动等美育教学课程。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琼海市委宣传部通过新闻报道、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对项目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吸引了更多的美育教师和社会志愿者加入进来,团队也从原来的5人发展如今的20人,累计开展支教活动100余场,受益学生1.2万人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目前,该项目正进行优化升级,在新加入专业志愿者的帮助下,不断特色支教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琼海市文明办供稿)